长者助手关怀版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专题专栏 > 最新专题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对困难群众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二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

日期:2023-12-04 09:08 来源:《中国社会报》 访问量:
【字体:
人民幸福,念兹在兹;安危冷暖,夙夜在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三个格外”是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殷殷嘱托,深刻彰显出坚定的人民立场和深厚的人民情怀。各级民政部门要牢记嘱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织密兜牢各类困难群众关爱保障网,让他们基本生活有保障,对他们的关爱服务更暖心,让困难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民政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最紧密,服务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最直接,生动体现着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传递着党和政府的为民之举、爱民之情。“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阐明了民政工作鲜明的价值取向,明确了新时代民政事业发展的基本定位。做好新时代民政工作,必须站稳人民立场,时刻把困难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他们的疾苦,雪中送炭、急人之困,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
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加强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帮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关乎人民福祉、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深刻把握新时代民政工作的职责使命,时刻把“社会政策要托底”的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更加突出兜底性、基础性,更加关注困难地区、困难群体,集中力量做好兜底性、基础性的民生保障工作,精准保障好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困难和重度残疾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特殊困难精神障碍人员、因疫因灾临时遇困人员等群众的基本生活,坚决兜住、兜准、兜好民生底线。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困难群众的需求也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保生存,上升到保障有质量有尊严的生活。这要求民政工作既要着力解决政策供给“有没有”的问题,又要解决服务质量“优不优”的问题。新时代民政工作要把群众关切作为工作的“晴雨表”,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度量衡”,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尽力而为,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加快推进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儿童福利和关爱保护、残疾人福利制度,不断补齐民生短板,把民生安全的网底织得更密、更牢、更实;同时又要量力而行,科学确定保障水平,强化精准帮扶,实现民生保障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衔接、相得益彰。
全面小康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一个不能落。回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伟大斗争,民政部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不愁三保障”和“五个一批”等重要指示要求,圆满完成了党中央赋予的脱贫攻坚兜底保障的重大政治任务。展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推动困难群众和全国人民一同实现共同富裕,民政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各级民政部门要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不断健全基本民生保障体系,托牢社会公平正义网底;要更新理念、拓展领域、提升水平,依靠人民群众,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本民生建设良好局面,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新时代新征程,各级民政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牢把握民政工作在社会建设中的兜底夯基定位,把保障民政对象基本权益作为首要责任,把帮助各类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作为重要任务,使各项民政工作更好体现党的初心使命,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彰显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责任编辑:张磊

【打印本文】 【关闭】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智能问答机器人 hi! 我是智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