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记忆,是情感的寄托,蕴含着民族的“根”与“魂”,承载着人民群众世代延绵的民生、民意、民情。
一方水土,孕育一个地名。
一个地名,承载一方文化。
物华天宝的黑土地孕育出朴实厚重的地名文化。
为弘扬优秀地名文脉,凝聚爱国爱家情怀,深化“民政牵挂名系龙江”品牌建设,黑龙江省民政厅联合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台共同推出系列短视频,带领大家从“地名”走进“故事里的黑龙江”,感受地名文化蕴藏的精神力量。
宁古塔将军驻地旧城遗址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本期带来“宁古塔”的故事。
苦寒之地“宁古塔”竟然跟“塔”没关系!
在很多清宫剧里某人犯下大错,皇帝大怒下旨:都会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将其流放宁古塔”!
传说中的“流放宁古塔”
到底是哪?
跟“故事里的黑龙江”一起
揭开“宁古塔”的神秘面纱!
你知道吗?
宁古塔,并没有塔!
流放“宁古塔”
原来是为了“寻根”
牡丹江海林市长汀镇古城村,就是传说中的“宁古塔”!其实它跟塔没什么关系。在满语里,“宁古”的意思是数字“六”,“塔”就是量词“个”,宁古塔也就是“六个”的意思。
原来,相传清朝先祖有六个兄弟居住在这,各居一城,所以才被叫做“宁古塔”。但还有一种说法,说“宁古塔”其实是“宁古台”的译音。在当时这里不仅提供兵源、转运物资,更是东北各族进贡礼品的转收点,是边境重镇。皇帝就派驻军驻守在这里,这座小山就是曾经驻防宁古塔的将军派兵遣将的点将台。
宁古塔之所以在古代让人闻风丧胆,是因为它地处偏远,冬季更是苦寒。清代诗人杨宾曾经在《宁古塔杂诗二首》中写道:“家传肃慎矢,人暖挹娄貂”,说的就是居住在宁古塔的满族人,喜欢用貂皮来抵御寒冷。但同时这里又是满清的龙兴之地,所以当时的统治者就把那些不安心的犯人流放到这个寻根之地,这里能让他们躁动的心安定下来。
原来的“宁古塔”让人谈之色变,现在的“宁古塔”,山林密布、景色秀美、轻松惬意,还有那保存下来的部分城墙不仅诉说着那段历史,更给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