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地名,是中国共产党在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中书写下的珍贵历史印记,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沧桑,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加强红色地名文化保护,市民政局推出【七彩•党建】“记忆红”系列之——传讲红色地名故事专栏,把鲜为人知的故事讲给你听。
标准名称
文俊村
所属
佳木斯市郊区
红色故事
佳木斯市郊区西北30公里处,有一个闻名遐迩的革命老区村——文俊村。这个村名是纪念牺牲在佳木斯日本宪兵营中的中共汤原县格节河区委书记张文俊而得名的,这也是郊区一百个行政村中唯一用烈士名字命名,是一个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和传奇的名字。张文俊,1900年生于辽宁省本溪县,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传到了松花江两岸,一向善于思考问题的张文俊预感到,侵略者的铁蹄很快就会践踏自己的家园,他一遍遍地告诫自己在民族危亡之际,绝不能做任人宰割的羔羊;一遍遍地思索,自己怎样奋起抗争,做一个有民族气节的人。恰在这时,中共汤原县委的李春满派人来格节河一带开展抗日宣传,发展党员,在一名朝鲜族中国共产党党员介绍下,张文俊于1931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驱逐倭寇,争取民族解放的革命道路。张文俊不但自己全身心投入斗争之中,而且带动全家参加抗战,倾尽所能支援抗日队伍。张文俊同志为战友舍生忘死,关键时刻,把危险留给自己,把生存送给战友,为革命视死如归。1936年秋,身为格节河区委书记的张文俊,召集区委委员到靠近北山的一个窝棚里开会,研究发动格节河区农民抗拒‘粮谷出荷’的办法。张文俊走近地窝棚时发现情况不对,趁着躬身低头进地窝棚的机会,顺手把手枪扔进已经熄了火的灶坑里,然后坦然自若,没事人一样走向炕边。突然,地窝棚里的人一拥而上把张文俊五花大绑,押送到莲江口日本宪兵分队。莲江口宪兵分队得知张文俊是格节河区委书记,唯恐汤原地下党组织营救,连夜将张文俊押送到佳木斯宪兵军营内。在宪兵队里,他受尽酷刑但咬紧牙关,没有暴露地下党组织和地下党员的秘密,日本宪兵面对视死如归的张文俊束手无策,一气之下活活地打死了他。张文俊牺牲时,年仅36岁。1946年,人民政府把俊兴村更名为文俊村,以纪念抗战中壮烈牺牲的张文俊烈士。